《吾家吾国》挖掘式纪实采访节目(专题)
吾家吾国·中国国家影像人物志
图文来源:央视新闻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奋斗。央视新闻频道记者王宁代表无数后辈的求索视角,走进这些前辈的内心世界,当他们娓娓道来峥嵘记忆和热血历程,并向当下的年轻人分享他们沉淀一生的经验和智慧,表达他们依然燃烧的理想和抱负,精神之“钙”也就在“吾家吾国”的共同情怀里,完成了一次珍贵的接力式补给。
北京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杨臣彬。他20岁进入故宫博物院工作,从事古代书画保管、展览、鉴定和研究,七十余年间,过眼的书画不计其数。作为书画鉴定大家徐邦达的入室弟子,他跟随徐先生到全国各地考察,鉴定及评级书画数万件。1988-1993年间,先后为文物单位鉴定各历史时期书画千余件,发现许多具有珍贵艺术价值的作品。时隔多年,杨臣彬故地重游,望着几十年前故宫书画研究组种下的小树如今已枝繁叶茂,不禁感慨万千:树还在长,人却老了。与《吾家吾国》一起,听杨臣彬讲述从他与书画纸张相伴的墨香人生。
“中国人工智能主要奠基者和发展推动者”----张钹,他见证了中国AI从无到有的历程。在异国求学的岁月里,张钹与弟弟张铃发表了中国学者在人工智能领域顶级国际期刊上刊登的第一篇学术论文,迈出了中国学者在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一步。从机械臂到智能机器人实验室再到“灵巧手”,在人工智能的探索之路上,张老从未停下脚步,更培育出一批批杰出的科研人才,为我国AI自主创新、蓬勃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与《吾家吾国》一同走近张钹院士的科研之路,感受他坚毅果敢、迎难而上的科研精神,一起探索人工智能的无限可能!
李大潜院士是我国现代应用数学的奠基人之一,自15岁考入复旦大学数学系起,便与数学结下了不解之缘,称数学为他的“第二个生命”。他几十年如一日地深耕数学领域,上世纪六十年代,在数学家谷超豪的带领下,率先在国际上研究以超音速绕流为模型的双曲型方程组,比国外同类工作开展时间要早十多年。面对国家石油紧缺的挑战,他六次带队深入江汉油田突破难题,极大提升了石油开采效率。目前,李大潜院士仍然活跃在数学教研的一线,他希望数学能够回归到本源,让数学课成为大家喜闻乐见、可敬可亲的一门课程。与《吾家吾国》一同走近李大潜院士的数学人生,共同探索数学的无限魅力!
45年前,她观看大型民族舞剧《丝路花雨》的演出而深受民族美学的震撼,她决心建立敦煌舞教学体系,为此先后5次前往敦煌莫高窟,敦煌学家常书鸿分3次向高金荣出借102张未出版的壁画底稿,支持她做研究。期间,高金荣在烛光下临摹每一个人物线条,捕捉壁画形象,还将400多个昏暗洞窟中的壁画整理成数十万字的个人笔记。历经23年,高金荣终于将敦煌舞教学体系建立完成。高金荣从事舞蹈事业72年以来,始终以舞蹈的形式推广着敦煌的艺术,带着敦煌舞蹈走向世界。与《吾家吾国》一起,听高金荣讲述传承敦煌舞的故事,感受敦煌文化的魅力。
中国科学院院士、加速器物理学家——陈佳洱。他自年幼时立志报国,秉持初心,用一生践行“把自己奉献给科学”的理念。年轻时,他说“一定要为中国人争口气”,他成功攻克多项物理学难题,英国牛津卢瑟福实验室的科学家向他竖起大拇指,称赞他为“谐波加速之王”。陈佳洱将科技强国作为自己的“中国梦”,担任北京大学校长,参与北大物理研究室的建造,为中国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物理学人才。从青丝到白发,陈老坚持为国家、为科学做出更大更多的贡献。与《吾家吾国》一起,听陈佳洱讲述从他与加速器相伴一生的故事。
原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局长刘文举是北大荒垦区水稻旱育稀植技术、“以稻治涝”的决策者和积极的推动者。他一辈子深耕北大荒,年轻时,为了开垦荒地,刘文举和同事们在接近零下四十度的气候条件下进行野外作业,兜里揣一把炒黄豆,饿了就用炒黄豆充饥,渴了便趴在地上吃雪。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刘文举他们六个人,用了七天时间,测量出了一千多公顷的荒地。为了抵御风灾,他又和同事们研究种树技术,推行林网化,保障了春播的顺利进行,为提高粮食产量做出贡献。《吾家吾国》走近刘文举的北大荒记忆,感悟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勇于开拓、甘于奉献的北大荒精神!
电视剧《三国演义》的片头曲《滚滚长江东逝水》是我们耳熟能详的经典曲目,已经传唱了整整三十年,而这首歌的演唱者正是杨洪基。他是我国男中音歌唱家、原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歌剧团一级演员,尽管时年已经83岁高龄,杨老依然活跃在舞台一线。同时他还是一名军人,在过去的几十年间,一年有上百天他都是在军营里度过的,挑战过自然灾害,也经历过生死时刻。他说:“给战士们唱歌是生命中最快乐的时光。”浪花滚滚,流水东逝,《吾家吾国》与王宁一起,走进杨洪基的音乐人生。
在三年时间里,《吾家吾国》团队与时间赛跑,采访了数十位见证国家发展与飞跃的功勋人物。这些国之大家,跨越语言、艺术、科技、航天等领域,从立志到成才,再到燃烧一生,既在为实现个人理想孜孜以求,也在为国家各领域发展寻找突破。他们在人生岔路上的选择,在人生奋斗中的失败与喜悦,在科研过程中的难关与灵感,传递着朴素坚韧的文化传统和价值理念。
她是我国治疗性乙肝疫苗的开拓者之一,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乙肝病毒研究事业。为国家,她大公无私,省吃俭用将高端科学仪器带回国内,并多次在国际医学界发出中国声音;为人民,她与人为善,耐心亲切回信乙肝患者,展现积极奉献精神。在几十年如一日的科研探索中,她开创性提出治疗性乙肝疫苗的崭新概念,不忘初心、遇到挫折不轻言放弃,为年轻一代科学家继续前进打下坚实基础。在全球,治愈乙肝仍是没有攻克的难题。为此,科学家们前赴后继,其中就有治疗性乙肝疫苗的开拓者之一闻玉梅。
他引领了我国传统测绘到信息化测绘遥感的根本性变革,使中国走向遥感强国的创新之路。他远赴德国留学师从名师,他的博士论文解决了世界测量学上的百年难题,面对国外的橄榄枝,他毅然回国,投入祖国建设。面对技术落后,他说:“硬件不足软件补。”用最短的时间去追赶,一点点缩短与国际的差距。让我们跟随节目的镜头,回顾两院院士李德仁深耕摄影测量与遥感学领域的科研人生。
她“知其不可而为之”,创办了我国第一个以大学生为参与主体的国家级电影节,推动我国电影行业不断地向前发展。她16岁走上抗美援朝前线保家卫国,多次游走在生死线上,荣获人民功臣奖章,她说“祖国需要你做什么,你就应该去做什么”。她心系我国文化传播建设,提出要创造不可替代的“第三极文化”,她致力于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让我们跟随节目的镜头,一起聆听黄会林为传播中华文化而奔走的故事。
国家一级指挥曹鹏是我国音乐界的传奇人物,他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音乐事业。他用音乐打开了孤独症孩子们的内心,同时也让世界听到了他们天使般的声音。让我们共同聆听曹鹏老先生的音乐故事,领略他和孩子们共同演绎的生命之歌。
我国第一个生物基因工程抗生素创新药可利霉素的发明人王以光,为抗生素研究事业奉献一生。花样年华时,她远赴他乡留学,作为抗生素领域中唯一的中国学生以不懈努力和全优成绩为国争光;学成归国后,她将大部分的时光投身于抗生素研究领域,参与研制的多种抗生素曾改写了我国相关领域发展的历史; 过不惑之年,她选择再度留洋进修,只为践行对科研事业的执着追求,将“研究中国人自己的药”作为毕生使命。
刘耀院士是我国著名的法医毒物分析学家、我国法庭科学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破解了大批疑难案件物证鉴定难题。他提出我国物证检验四项资格审查制度,全力推动我国物证鉴定标准化与国际接轨;他在国内法医界首次提出毒物分析质量控制技术,推动我国法庭科学事业走入世界前列。本期跟随王宁,一起聆听刘耀“为生者权,为死者言”的故事。
新中国第二批女飞行员张连芳叱咤蓝天28载,在近4000小时的飞行生涯中,执行过数百次重大任务。张连芳曾两度追逐蘑菇云采集辐射微粒,将生死置之度外。本期《吾家吾国》,我们一起听一听蓝天巾帼两采蘑菇云建奇功的故事。
仇士华是国家重点项目“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专家,他与夫人蔡莲珍是中国碳14测年的开创者。碳14测年法是考古测年的基础工具,被称为“丈量时间的标尺”。而仇士华、蔡莲珍则是为中国锻造这把尺子的人。两位老人艰苦奋斗,共同建成了我国第一个碳14测年实验室,破解了“武王伐纣”年代等很多历史学和考古学中的年代之谜。
余梦伦是一位在基层岗位工作了60多年的“蓝领院士”,也是我国弹道式战略导弹和运载火箭弹道设计的开创者之一。永远工作在科研一线,为中国火箭设计出完美的飞天弧线,就是余梦伦最大的幸福。本期节目,我们一同探索那些无声托举火箭的航天人背后的故事。
韩济生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知名疼痛学家、我国疼痛医学的开创者,年过九旬依旧在医学的迷宫里努力探索。从怀疑到坚定,他在疼痛医学领域这条道路上已走过半个多世纪。韩济生以确凿的实验数据和创新的神经学理论解释针刺镇痛原理,改变了西方医学界长期存在的“针灸不科学”的偏见,将中医针灸推向了全世界。
中国国家话剧院演员游本昌,他是一代观众心中堪称传奇的济公,年过九旬的他再攀高峰,塑造了电视剧《繁花》中经典角色——爷叔。如今,他集合一批有共同理想的年轻人,播撒梦想的种子,为乡村基层带去戏剧美育教育。他说“济世为公,自在其中”。
已经83岁的李祥霆老先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艺术代表性传承人,他年少时刻苦练琴,成功考上中央音乐学院古琴专业,学成后致力于传承和发扬古琴艺术。本期节目我们将跟随记者王宁,一起倾听李祥霆老先生的故事。
88岁的王昂是我国第一代大学生试飞员,他热爱飞行事业,刻苦钻研航空理论,掌握多种国产歼击机驾驶技术。王昂曾数次与“死神”擦肩而过,用生命丈量极限,用智慧、勇气去划定和拓展战机性能的边界。王昂表示要做一辈子航空人,试飞是终生的期盼。
89岁高龄的卓宝熙老先生是我国地质工程遥感技术的奠基者和开拓者,他曾经主持了成昆、青藏、朔黄等30多条铁路线路的工程地质遥感工作,被誉为是中国工程勘察大师。本期节目一起倾听卓宝熙与铁路的故事。
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德生,是我国石油地质工业的奠基者之一,新中国八次重大的石油会战里都有他的身影。身为地地道道的苏州人,他却在毕业后毅然决然的选择去前往贫瘠荒凉的大西北,寻找石油资源。
张锦秋是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是全国第一批建筑设计大师中唯一的女性。陕西历史博物馆、大唐芙蓉园、中国国家版本馆西安分馆……张锦秋用建筑写诗,为西安这座古老的城市留下了不少印记。她将传统与现代融合,并将市井百业与日常生活融入设计理念之中,“为人民拓展幸福空间”。
海商法,是中国通往海运强国之路的重要法律保障。司玉琢曾参与制定了新中国第一部海商法,被称为“海商法泰斗”。司玉琢和同事们一字一句推敲,把“以人为本”作为制定法律的出发点。耗费十年心血,《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最终于1992年通过审议,在1993年7月1日正式施行。
已经106岁的胡正先曾是一位身经百战的红色“听风者”,他曾在辽沈、平津、解放海南岛等著名战役中立下赫赫战功。作为部队了解敌人实时动向的“千里眼顺风耳”,胡正先以无线电台为刀枪,扎根于没有硝烟的“电波战场”。本期节目我们一起听胡正先讲述在血与火的磨砺中一心向党、矢志不渝的故事。
1965年,中国科学家成功合成牛结晶胰岛素,人类在蛋白质科学研究中跨出了重要一步。探索胰岛素的分子结构、功能以及合成机理的步伐不断加快,王志珍院士抓住这辆疾驰而来的火车,一干就是十几年,她的一生与蛋白质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在蛋白质折叠, 折叠酶和分子伴侣,胰岛素A、B链相互作用及重组等研究中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吾家吾国》镜头前,这位院士表达了她的幸福观——“在实验室里我才觉得踏实、快乐、幸福。”
1959年5月27日,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在上海兰心大戏院首次公演,演奏者俞丽拿将来自中国民间的爱情传说永久地保存在了琴声中,向整个世界传达开去。来自传统越剧《梁祝》的曲段以小提琴为媒,在世界乐坛中留下了独特的中国形象。作为小提琴民族化实验小组的第一批成员,一首首传统民间音乐传递得越来越远,小提琴与中国百姓的距离越来越近。坚持音乐教育60多年,一手执琴弓,一手执教鞭,中国音乐的一组基因在俞丽拿手中传递了下去。
1955年,刚刚走出校园的任纪舜在滇西地质考察中发现了一块三叠纪菊石,印支造山带的范围延伸到了中国。2013年,由任纪舜负责编制的《1:500万国际亚洲地质图》正式出版,与一般的地图相比,这样的大地构造图更像是地球组装说明书,除了指明自然地理事物的位置,更说明了它们因何而来,为一般的地质研究和矿物勘探指明了方向。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登上前人没有登过的山,地质学家的研究方向在哪里,地质锤和脚步就要到过哪里,多年来的实地科考经验,是他不迷信、不盲从的最大底气。
1964年,为进行飞行器设计和实验,建设关键基础性设备“大型激波风洞JF-8”提上国家日程,俞鸿儒率领激波管组选择充满风险的技术路线,再利用废置设备,低成本攻下了激波风洞建设的难关。进入21世纪,为提高飞行器性能,复现高超声速流动条件成为风洞建设的新方向,俞鸿儒为后辈铺路搭桥。当中国制造领先世界,他的名字排在了一批年轻科研人才的后面。
“老许,你要老婆不要?” 1982年电影《牧马人》一经上映,表演艺术家牛犇在其中扮演的一句台词,定格了中国影史上的经典一幕,他所饰演的郭谝子成为几代中国人心目中难以忘却的形象。从影近80年,一个个角色就是他的一座座奖杯,这位擅长配角、常常给别人搭戏的“甘草演员”,在配角身上下足了功夫,也就在艺术人生中演好了主角。2018年,已经83岁高龄的牛犇宣誓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现场的掌声如潮水般汹涌。漫长的跋涉后,在生命后半程,他选择成为党员,在人生舞台上添加了一个极具分量的角色。
冯增昭教授是我国著名地质学家,碳酸盐岩沉积学科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他发起创立了国际古地理学会、《古地理学报》,一生致力于推动中国古地理学走向世界。冯先生从一名矢志不渝找矿救国的热血青年到享誉国际的定量岩相古地理学专家,倾其一生做到了信仰坚定、潜心育人、心系学科、矢志奋斗。
葛昌纯,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核工业功勋人物,他长期在第一线从事核材料、粉末冶金与先进陶瓷研究。他是制造原子弹、氢弹关键的材料——浓缩铀-235用复合分离膜的主要奠基人。
第十五届航空航天月桂奖揭晓,中国航空动力学专家刘大响院士获得终身奉献奖。“择一事,以命前往;终一生,不负信仰”,是他为航空发动机事业矢志奉献的生动诠释。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由刘大响院士主导建造的航空发动机高空模拟试车台,让中国实现了从零到一的突破。
孙鸿烈是我国著名的土壤地理与土地资源学家。1973年他率队进藏,带领队员踏遍青藏高原全境,获得了数以万计的一手科学资料,填补了青藏高原科研的空白,极大推动了中国地学学科建设的步伐。91岁的他依然深深眷恋着青藏高原。
杨苡老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她是长篇小说《呼啸山庄》的译者,而书名《呼啸山庄》这个译名就是由她首创的。杨苡老先生见证了山河巨变,历经了岁月沧桑,她的百年人生为历史提供了一份特殊的见证,《吾家吾国》走近著名翻译家杨苡,共同品味杨苡的传奇人生。
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科研生涯中,匡廷云院士集中精力、系统深入地研究了光合膜蛋白超分子复合物的结构与功能。她的团队和合作者共同努力,在一次次重大突破中,奠定了中国在光合作用研究领域的国际地位,为未来能源危机和粮食危机等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思路和途径。《吾家吾国》专访匡廷云院士,走进她毕生探求的光合秘密。
对时年93岁的文物专家孙机而言,历史的趣味已经不在于观察洱海横流之间英雄如何创造伟大功绩,几千年来的社会生活、阶层流动、物质生产,这些真正的“决定性因素”都沉积在文物与文献当中,等待他的发掘。孙机对历史本身有着充分的信任,在他的眼中,过去的时间留下了足够的线索,探索到更高更深处就能看到历史经行的足迹——中华文化其来有自,今日的中国不是空中楼阁。《吾家吾国》专访孙机先生,走进他的古代文化世界。
在新中国成立时,许许多多不能第一时间亲眼见证五星红旗升起的地下党人,都有凭借自己想象绘制红旗的经历。《让子弹飞》原著作者,时年108岁的马识途家中,就珍藏着这样的一面红旗。在他书中恢宏曲折的故事情节背后,多年来的革命活动构成了他文学创作的底色,救国、牺牲、离散,西南联大、闻一多、甲骨文,两条线索交汇勾勒出他比电影更加传奇的人生。《吾家吾国》独家专访马识途先生,回望一百零八年的人生长卷。
在中国地衣型真菌系统分类和区系地理研究中,步履不停的行进队伍前,始终有一个坚定的排头兵——中国地衣真菌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魏江春。他走遍中国,阅遍大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夯实了中国地衣研究基础。从微小的地衣中,魏老探求出巨大的浪漫。《吾家吾国》独家专访魏江春院士,感受这位老科学家的赤诚和热爱,循着他的足迹,回望半个世纪以来的中国地衣研究。
沈忠芳已经88岁高龄,是《导弹人生》一书中十二位中国导弹武器型号总指挥、总设计师之一。作为我国第三代防空武器系统和B6系列武器系统总指挥,沈忠芳是我国航天事业的重要参与者、组织者和见证者。
中国工程院院士钱七虎老先生是我国著名的防护工程专家和中国现代防护工程理论的奠基人,通俗地讲,钱老就是为祖国铸造“地下钢铁长城”的人。在他指导下,构建的一系列地下防御工程成为了我国战略防御的基石,虽然已经到了耄耋之年,但是钱老仍然活跃在国家战略防护工程的建设前沿。
李宗浩,中国医学救援协会会长、急救专家,他也是中国现代急救事业的开创者之一,五十多年,他只专心做了一件事,那就是拓展急救事业。为了能够让现代急救医学深入人心,他撰写了《中国灾害救援医学》、《现代救援医学》等书籍,这也让他成为了急救科普领域的开拓者。
王晓棠出生于1934年,采访当天已经88岁,她头上别着精致的发箍,穿着时尚的百褶裙,怎么看都和“耄耋之年”不沾边,在她的眼眸里依然还能看到当年参演电影时的影子。在著名电影艺术家王晓棠的身上,始终有一股永不停息的创造、奋进精神。终身修炼自我,讲述人民故事,她用脚踏实地的奉献,诠释着“艺术源于人民、艺术为了人民”的真谛。她说,从起点到现在,成不成为名角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她兑现了当年“我是一个兵,为国为人民”的诺言。
“涵养动中静,虚怀有若无”。任继周是中国草业科学奠基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已经98岁的他一辈子致力于草业研究,是我国著名的草地农业科学家,却称自己为“草人”。任老对此的解释是:“搞草业,我这一辈子是搞这个,没有动摇过,不管多大的风浪。”他总说自己做的事情其实很微不足道,但其实,任老对于草原的研究,恰恰影响着我们每个人的生活。
陈和生院士是我国的粒子物理学家,75岁的他依然工作在科研一线。在近十年的时间里,他作为总指挥,建成了我国目前单项最大的一个科研装置——散裂中子源。这个平台可以帮助我们国家的科学家们来解决科学技术领域一些重大的瓶颈问题。
陆俭明是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被称为“二十世纪中国现代汉语语法八大家”之一。陆俭明夫人马真也是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和陆老一样从事语言学的研究工作。1958年,陆俭明和马真在北京大学念书的时候,和语言班上的同学们共同参与编写了《汉语成语小词典》。
王永志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首任总设计师。从载人飞船到空间实验室,再到长期有人照料的永久性空间站,他的构想成为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三步走”战略。1992年9月21日,这是一个可以载入中国航天史的日子,这一天,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立项,工程代号为“921”,王永志被正式任命为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
从不起眼的“焊工”做起,一个人可以为国家做出多大的贡献?可能突破普通人对焊接的想象。95岁的潘际銮老先生就是个中翘楚。他是我国著名的“焊接泰斗”,中国科学院院士,也是我国焊接专业的创建者,为国家很多重大工程解决了焊接领域的难题。
叶铭汉,中国工程院院士,是我国高能物理研究的开拓者之一,他曾经担任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的学术主任。1986年,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科研团队需要与欧洲核子研究中心交换大量的数据,如果这些数据都用打长途电话的方式来进行交换,费用实在太过昂贵,叶铭汉当时是高能所的所长,在他的支持下,科研团队在网络传输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
杜祥琬,中国工程院院士,工程院原副院长,他为我国氢弹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同时也是“863计划”激光专家组首席科学家。最近,他还主持参与了关于中国能源发展战略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咨询研究工作,很多人都说,杜祥琬先生是“跨界科学家”。
他是我国著名内科血液学专家,先后培养出三位院士,在上海血液学研究所,师徒接力攻克白血病,让中国声音传向了世界,他就是“癌肿诱导分化第一人”王振义。今年98岁的王振义仍风雨无阻坚守工作岗位,他还放弃了专利申请,只为让更多病人可以受益。
蓝天野,表演艺术家、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话剧演员、导演,他得过很多的奖,他是“中国话剧金狮奖”获得者、“中国戏剧奖·终身成就奖”获得者、“全国德艺双馨奖·终身成就奖”获得者,而在艺术之外,他还有一个不为人知的头衔——流浪动物保护者。在过去的70年时间里,蓝天野给观众留下了很多性格鲜明的艺术形象,曾在经典话剧《北京人》、《茶馆》、《蔡文姬》中饰演重要角色,还曾在电视剧《封神榜》中饰演姜子牙,在《渴望》中饰演王沪生的父亲。
92岁的郑振香是新中国第一代女考古人,也是妇好墓的发现者与研究者。郑振香回忆起当年发掘妇好墓的考古细节,并分享了她日记中所记录的读书笔记与思考,在蛇鼠作伴、环境恶劣的考古一线,她一待就是四十余年,考古铲都磨成了勺子大小。
作为我国深海研究的院士,2018年,82岁的汪品先搭载着“深海勇士”号载人深潜器,下潜到1400米的南海深处进行科考,在9天里完成了三次下潜,为我国的“南海深部计划”完成了更多探索。而他的夫人孙湘君教授是我国著名的孢粉学专家,就在几个月前,他们夫妇二人共同捐赠了多年积蓄200万元,设立了“同济大学海洋奖学金”。
她是“北京时间之母”,是我国天文地球动力学的开拓者,也是中国天文界第一位女天文台台长。她用一生为她所爱的事业努力,也鼓励女性打破“玻璃天花板”。她就是天文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叶叔华!
17岁时,她的作文得到沈从文赏识被调入北大中文系;作为中国比较文学学者,她始终坚持传播中国文化;她与哲学大师汤一介相爱相伴未名湖畔,她就是中国比较文学学科奠基人乐黛云。
常沙娜是在法国出生的,她的父亲是被称为敦煌的守护者的常书鸿,所以14岁的时候常沙娜就跟着父亲开始在敦煌的千佛洞当中临摹壁画。作为知名的敦煌艺术和工艺美术设计专业的专家,常沙娜先后参加了人民大会堂外立面的建筑装饰和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徽的设计,在1997年,她主持参加设计了中央人民政府赠送香港特区的大型礼品雕塑——《永远盛开的紫荆花》。
黑格尔曾经说过,一个民族只有拥有了仰望星空的人,才有希望,而在我们的身边从来都不缺少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的人。在2020年的年底,中国的探月工程完成了绕、落、回三步走,作为探月工程规划制定者和首任总指挥,从嫦娥一号到嫦娥五号,每一次奔月之旅,都离不了栾恩杰之名。
想到自己年老之后的生活,每一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计划和想象,而对于1929年出生的郑小瑛先生来说,她的生活只有一个字——忙。她是中国第一位女指挥,曾经担任过中央歌剧院的首席指挥。她觉得歌剧不应该只是某些上层的音乐爱好者享有的,它应该是为大众服务的,她提倡“让歌剧走近大众,让大众走进歌剧”。
到2021年,两院院士、“七一勋章”获得者陆元九已经有101岁了,他是我国航天事业惯性导航和自动化科学技术研究的开拓者,他首次提出的回收卫星的概念为“两弹一星”工程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哪怕已至高龄,陆元九依然在以十分质朴的方式坚持工作、学习。
作为一档针对国之大家的挖掘式纪实采访节目,《吾家吾国》将镜头聚焦于一群“时代的宝藏老人”。这些比共和国还要年长的80后、90后、00后,将美好的青春和滚烫的人生都献给了为国为民的壮丽事业,节目以他们鸟瞰时代的超然视角,带来醍醐灌顶的“人生之讲”,开启直击心灵的“青春之问”。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奋斗。央视新闻频道记者王宁代表无数后辈的求索视角,走进这些前辈的内心世界,当他们娓娓道来峥嵘记忆和热血历程,并向当下的年轻人分享他们沉淀一生的经验和智慧,表达他们依然燃烧的理想和抱负,精神之“钙”也就在“吾家吾国”的共同情怀里,完成了一次珍贵的接力式补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