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专访“跨界科学家”杜祥琬
吾家吾国20220203杜祥琬
视频来源:央视网 央视频 学习强国(下载) 哔哩哔哩(播放)
图文来源:独家专访“跨界科学家”杜祥琬
相关专题:吾家吾国
关键词:王宁,吾家吾国,挖掘式纪实采访,中国国家影像人物志,宝藏老人
如果提到“跨界科学家”,你会想到什么?作为业界闻名的“跨界科学家”,这位院士在天文学、数理学、核物理、激光、能源研究多个领域都留有建树。他既是我国核武器中子学与核试验诊断理论领域的开拓者之一,也是我国激光领域的带头人。他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
1964年,我国自行制造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此后,氢弹研究也正式开展。这一年,杜祥琬从苏联莫斯科工程物理学院毕业回国,被分配到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理论部,参与氢弹的研制。彼时的中国“一穷二白”,而留苏的杜祥琬则把自己的薪水都上交给了大使馆,在物质与知识上报效家国。
上世纪60年代,我国科学家所接触到的氢弹知识非常有限。在研究刚开始时,国内缺少计算机与手摇机。没有电子设备的辅助,有一些计算数据只能依靠研究人员用计算尺来计算。
1965年10月,在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之后,他们终于摸清楚了氢弹原理的基本思路。自此,氢弹的研制走向了快车道。两年后,我国第一颗330万吨当量的氢弹爆炸成功。短短32个月,我国完成从原子弹爆炸成功到氢弹空爆试验成功的壮举。
为了国家安全,杜祥琬从氢弹理论转行,转而在激光这一未知领域展开探索。此后,出于科研的决心,杜老曾两次拒绝提拔,一直坚守在科研的第一线。1997年,杜祥琬因在氢弹和强激光技术领域的巨大贡献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如今,任中国工程院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主任的杜祥琬总是提醒后辈们,做人做学问首先是做人。
在工作之余,杜祥琬也拥有令人艳羡的夫妻生活。相伴多年,夫妇俩的生活模式从老伴儿全力支持他的工作,变成了两位老人的相互搀扶、相互陪伴。四十年来,夫妻二人一直坚持互赠贺卡,字里行间是对彼此的深爱与眷恋。
杜祥琬的人生可谓“传奇”二字,从留学到归国,从核物理研究转行激光领域,他的身上还有哪些故事将会与我们分享?
作为一档针对国之大家的挖掘式纪实采访节目,《吾家吾国》将镜头聚焦于一群“时代的宝藏老人”。这些比共和国还要年长的80后、90后、00后,将美好的青春和滚烫的人生都献给了为国为民的壮丽事业,节目以他们鸟瞰时代的超然视角,带来醍醐灌顶的“人生之讲”,开启直击心灵的“青春之问”。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奋斗。央视新闻频道记者王宁代表无数后辈的求索视角,走进这些前辈的内心世界,当他们娓娓道来峥嵘记忆和热血历程,并向当下的年轻人分享他们沉淀一生的经验和智慧,表达他们依然燃烧的理想和抱负,精神之“钙”也就在“吾家吾国”的共同情怀里,完成了一次珍贵的接力式补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