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经典致敬·四大名旦之尚小云
豆芽小屋 DouyaHouse.Net 2020-09-06 01:34:53 [打印[我要评论] [我要纠错] [返回上页] [关闭本页]


视频来源:央视网(CCTV.com)

向经典致敬·四大名旦之尚小云(视频)

视频来源:央视网 (视频播放) 

相关图文:他的这一成就冠绝四大名旦 

相关专题:向经典致敬 

关键词: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文艺中心,CCTV,中国文艺,周末版,向经典致敬,质感,时光打磨,纪录,访谈,综艺

 

向经典致敬

 

尚小云一生改编剧目18本、创作新剧35本,居四大名旦之首。尚小云勇于改革,大胆创造革新。自从成名以后,更加独辟蹊径,不受传统观念约束,曾编演了许多别具风格的新戏。他排演的《摩登伽女》《相思寨》《北国佳人》这三个取材于外国及少数民族生活的新剧目,开创了京剧演绎外国故事的先河。

 

向经典致敬

 

1927年北京《顺天时报》举行名伶新剧夺魁评选,请读者公开投票。20天内,读者投出了14091张选票,尚小云以新戏《摩登伽女》,得票总计6628票光荣入选,与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三位旦角一同称魁于艺坛。此后,“四大名旦”的称谓逐渐传开,并流芳至今。

 

向经典致敬

 

壹·尚派的艺术特色

尚小云,原名尚德泉,字绮霞,1900年1月7日出生。7岁时因父亲病故,家境困难,拜李春福为手把徒弟,习老生。9岁时入“三乐”京剧科班,初学武生,后改花脸。因他扮相俊美,嗓音畅朗,10岁时又改习青衣,并随名师孙怡云学艺,从而有了“小云”的艺名。

1912年,12岁的尚小云开始跟着三乐班在广和楼公演,逐渐崭露头角。14岁时与74岁高龄的京剧表演艺术家孙菊仙同台演出《三娘教子》,轰动北京,并由此获得“第一童伶”的称号。

1916年,尚小云出科,开始了搭班演戏的演艺生涯。他先后与龚云甫、杨小楼、谭小培等人配戏,并在期间得到张芷全、李寿山、王瑶卿、陈德霖等京剧名宿的悉心指教。尚小云汲取各家之所长,形成了自己“刚劲婀娜、文武并重”的艺术个性。

 

向经典致敬

 

尚小云在近60年的京剧实践中融合了京剧青衣、花旦、刀马旦等各自艺术特色,又吸收了武生行当的优长,整理出演了《玉堂春》《雷峰塔》《四郎探母》《乾坤福寿镜》等一批传统剧目。他编演了多出亦文亦武的新戏,如《珍珠扇》《峨眉剑》《青城十九侠》《汉明妃》等,极大丰富了京剧演出的剧目。

尚小云是一位极富创新的艺术家,他在舞台上树立了众多栩栩如生的新女性人物,如情真义坚的《卓文君》、歌颂巾帼模范的《梁红玉》。这些角色打破了以往京剧旦行(青衣)专门讲究“贞女节烈”的道德评判标准,从“烈”之一端引发了“侠”、“义”、“刚”、“健”等内涵。

尚小云塑造的侠女烈妇和巾帼英雄的艺术形象,与他刚健挺拔的唱腔相融合,创造出了京剧前所未有的“文武花衫”的新行当,并由此形成了刚健挺拔、清新飒爽、歌舞并重的尚派艺术。

 

向经典致敬

 

向经典致敬

 

贰·尚派经典代表作《汉明妃》

京剧《汉明妃》是尚派的经典剧目之一,由昆曲《出塞》发展而成。1935年,在剧作家还珠楼主李寿民的帮助下,尚小云将此戏改编扩充后,取名《汉明妃》。

《汉明妃》讲述的是汉元帝将宫女王昭君嫁于匈奴单于和亲的故事。在《出塞》一折中,尚小云大胆采用了“文戏武唱”的方法,载歌载舞,声情并茂,同时还吸收了武生的身段动作,全剧充分反映了尚派饱满、强烈、豪放的艺术风格。

尚小云塑造的“口中曲子、盔上翎子、手里马鞭、身上斗篷”的王昭君艺术形象,在观众中影响深远。京剧《汉明妃》也成为尚派的传世名作,至今仍代表着京剧旦角艺术的最高水平。

尚小云幼年开蒙学的是老生,继之学武生、花脸,最后才改旦角,学青衣、花衫和昆曲,这为他后来的武功和唱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出科后又与一代武生宗师杨小楼长期合作,深受他表演的影响。在《汉明妃·昭君出塞》一折中,他将杨派的“盖步”、“颤步”、“趋步”、“搓步” 、“圆场”等技艺融合于旦角的武打表演之内,渲染了“佳人烈马”的表演效果,由此形成独特的尚派武打风格。

 

向经典致敬

 

叁·尚派经典代表作《乾坤福寿镜》

《乾坤福寿镜》原是清末四喜班珍藏秘本,是京剧表演艺术家王瑶卿的拿手戏。1919年,尚小云在王瑶卿的传授下排演此戏,其中《失子惊疯》是剧中最精彩的一折。

尚小云充分运用了一系列细腻的水袖功和眼神的变化,将剧中人精神失常的状态,表现得恰如其分。胡氏的疯步、水袖功、疯呆的眼神,也成为尚小云的经典独创。

尚小云大师一生只留下了两出剧目的影像资料,除了《昭君出塞》就是《失子惊疯》,可见这出戏在他心目中的地位。两折戏是他经过几十年艺术实践锤炼而成的艺术精品,在唱念表演、刻画人物、表达感情等方面都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失子惊疯》一折,尚小云对人物心理变化的刻画,更是达到出神入化的地步。

 

向经典致敬

 

肆·京剧教育家

尚小云先生不仅在舞台上为观众塑造了许多深入人心的女中豪杰和巾帼英雄形象,同时他还是一位为京剧教育事业做出贡献的戏曲教育家,除了亲自收徒213人外,尚小云先生还倾其家财创办了“荣春社”。12年时间里,他为京剧培养艺术骨干400余人,可谓“桃李满天下”,同时也留下了“毁家办学”的梨园美谈。

尚派创始人尚小云,舞台上的他是铁嗓钢喉的烈女;舞台下的他是仗义疏财,扶危济困的义侠。他成名一世、教学半生,其崇高的艺术境界,高洁的人格魅力,给后人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致敬词
成名一世,教学半生
见证中国京剧鼎盛
铁嗓钢喉,文武并重
一袭青衣炫舞巅峰
舞台上
婉转顾盼,千娇百媚
生活中
忠孝仗义,真心英雄
唱念间
高劲圆亮,一气呵成
转身时
大方洒脱,棱角分明
走过大江大海、大起大落
终成一代名伶
懂得兼收并蓄、刚柔并济
笑对百味人生
(致敬词撰文:杨启舫)

 

本期节目致敬嘉宾

 

向经典致敬
▲尚小云之子尚长荣

 

向经典致敬
▲一级编剧、戏曲评论家 张永和(左)京剧编剧、导演 贯涌(右)

 

向经典致敬
▲《汉明妃·昭君出塞》演唱:周利(重庆京剧团青年演员,戏剧梅花奖获得者)

 

向经典致敬
▲《乾坤福寿镜·失子惊疯》演唱:尚惠敏(尚小云的长孙女,第三代尚派传人)

 

向经典致敬
▲《双阳公主》演唱:查思娜(中国国家京剧院青年演员)

 

向经典致敬

 

向经典致敬

“向经典致敬”是《中国文艺》周末版2014年底推出的系列品牌,通过访谈、表演和外拍纪录短片等形式向经典的文艺作品和德高望重的艺术家们致敬。用“抢救式”记录,打造出一档“具有手工质感和时光打磨印记”的节目。

通过访谈、表演和外拍纪录短片等形式向经典的文艺作品和德高望重的艺术家们致敬。用“抢救式”记录,打造出一档“具有手工质感和时光打磨印记”的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