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公开课》别开生面的文化之旅
豆芽小屋 DouyaHouse.Net 2020-09-21 22:39:38 [打印[我要评论] [我要纠错] [返回上页] [关闭本页]


视频来源:央视网(CCTV.com)

《非遗公开课》别开生面的文化之旅

非遗公开课(2018年6月8日)(视频)

视频来源:央视网 (视频播放) [视频集] 

相关图文:《非遗公开课》一次别开生面的文化之旅  

关键词: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文化,自然,遗产,董卿,传承,智慧,课堂

 

非遗公开课

 

读懂非遗之美,传承文化之根。2018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艺频道、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国家图书馆共同制作的特别节目《非遗公开课》。节目由董卿主持,以专家授课、传承人展示等多种形式,为观众带来一堂寓教于乐的“文化课堂”。

 

非遗公开课

 

专家助力非遗课堂 四大板块尽显文化魅力

为进一步弘扬节目核心理念,充分展现非遗文化的魅力,节目在结构设置上分成了“非遗点亮智慧”、“非遗引领时尚”、“非遗传递情感”、“非遗凝聚力量”四个板块,并邀请了四位“大有来头”的主讲人和多位非遗传承人“现场授课”。他们分别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刘魁立、中国丝绸博物馆馆长赵丰、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研究员田青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巴莫曲布嫫。几位老师用深入浅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精彩讲解,完成了四段有主题、有气势、有情怀的主题课。

在主讲人授课环节,除了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知识和发展现状,中国丝绸博物馆馆长赵丰还在现场分享了自己对于“非遗与时尚”的独到见解,他认为“非遗是传统的,时尚是鲜活的。我们要用时尚来传承非遗,把非遗融入时尚,甚至在某些方面,可以引领时尚”,这段演讲也让观众对传承和创新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非遗公开课

 

多形式传播非遗 传承人表演异彩纷呈

为充分领略非遗之美,此次《非遗公开课》在保留传统展示方式的基础上,设计了许多时尚新颖的表演方式。展示内容涵盖了滚灯、口技、木活字印刷技术、苏绣、潮绣、云锦、侗族大歌、古琴、京剧、少林功夫、舞龙舞狮等10余项非遗项目,意在为观众带来一场精彩的文化盛宴。

其中不仅有融合书法绘画和古风舞蹈的《把酒问青天》首次登上荧屏,湛江人龙舞和遂溪龙湾醒狮传承人以气势磅礴的“人造龙”上演《龙舞天下》惊艳全场!还有身穿苏绣、潮绣、云锦的模特伴随着霍尊的《卷珠帘》华丽登场,精美服饰秀尽显中国文化风采。

节目组更以“穿越千年的声音”为主题,邀请侗族大歌老歌师潘萨银花,携老中少三代传承人带来原汁原味的《祖公落寨》,紧接着再由著名歌唱家雷佳现场演唱用当代音乐语言重新改编过的侗族民歌《夏蝉之歌》,通过这种独特的表演形式来体会不同的民歌之美。

 

非遗公开课

 

非遗公开课

 

非遗公开课

 

此外,节目现场还邀请了不少外国友人做《非遗公开课》的“学生代表”,现场体验传统技艺的“言传身教”。面对不懂中文又初次接触非遗的外国友人,京剧余派第四代传人、上海市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王珮瑜现场传授京剧念白和“表情包”,少林功夫传承人则现场演示“无语言教学”版《象形拳》,而这堂“实践课”也成为整场节目中互动最为热烈的环节。

 

非遗公开课

 

非遗公开课

 

非遗公开课

 

现场道具雄美壮观 非遗魅力尽情展现

除了创意与传承相结合的节目设计,此次《非遗公开课》在道具选择上也是煞费苦心。为展现传承人娴熟的木活字技艺,节目组特意从浙江瑞安托运来4万多个、总重达七八十斤的木活字;为再现云锦织机的操作方法,让“南京白局”的表演更具地方特色,导演竟然把近4米高、5米多长、重350公斤的云锦大花楼织机搬进演播室,仅安装就耗费了两天。

 

非遗公开课

 

非遗公开课

 

更值得一提的是,1262岁、价值4亿的唐琴“九霄环佩”也再次登上舞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艺术代表性传承人李祥霆现场弹奏了一首《关山月》,重现盛世唐音。“全世界一共有唐琴20张,我弹过11张,以这张琴音韵最佳”,弹奏完毕后李老师介绍说,让观众欣赏悠扬琴声的同时也不禁感慨古人超高的艺术造诣。

另外节目组还从全国各地寻来十几套以潮绣手法绣制的嫁衣和现代人利用云锦工艺,百分百还原的清代乾隆皇帝龙袍复制品,让观众现场感受云锦的华美和工艺的精湛。

 

非遗公开课

 

非遗公开课

在挖掘中华传统文化根脉的同时,带领观众领略华夏五千年文明的传承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