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眠古典:贝多芬:从未离去,永不绝响(2020年6月26日)(音频)
相关图文:不眠古典|贝多芬:从未离去,永不绝响
相关专题:经典音乐广播:不眠古典
关键词: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典音乐广播,不眠古典,大师,艺术,宝藏,乐器,音乐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 ,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欧洲古典主义时期作曲家。2020年是贝多芬诞辰250周年,让我们跟随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一同感受他在钢琴音乐创作中所展现出的独特魅力。贝多芬曾说过:我未曾想过写谱是为了名誉与荣耀。我一定要把内心深处的东西释放出来;这就是我作曲的原因。
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创作集古典主义之大成,开浪漫主义之先河。他的钢琴奏鸣曲集中了前辈大师的创作成果,贝多芬站在所处时代的前列,以新的创作体现了前辈作曲家亨德尔音乐的英雄性和群众性,巴赫的深邃性、哲理性以及宏伟的气魄。贝多芬还发展了海顿的人民性和风俗性的艺术风格,借鉴了莫扎特深刻入微的心理刻画和强烈的抒情意蕴,创立了自己独特的音乐风格。
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的创作从他的青年时期一直持续到晚年,创作风格也一直发生着变化。所以,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创作可以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其中,早期风格延续并发展了前辈作曲家海顿、莫扎特质朴、严谨的风格,初步形成了贝多芬自己的个性。
《第一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是贝多芬献给海顿的作品。在这首奏鸣曲中,人们可以明显感受到海顿与莫扎特的影子。不过,在第一和第四乐章中,又凸显了贝多芬刚强和独特的性格。
《第一钢琴奏鸣曲》确立了贝多芬 “理智与情感相统一” 的理论。音乐评论家罗曼·罗兰曾经评论说: “贝多芬本能地流露出思维的英勇气质,这不仅表现在大胆的性格上,而且表现在他明确地、毫不含糊地意识到怎样选择、决定和舍弃。”
1795年,贝多芬创作了《第二钢琴奏鸣曲》,这部作品贯穿着青春的快乐与爽朗之美,充满了青年人的希望与率直情感。在这部奏鸣曲中,不管是音乐内容还是技巧,都显示了贝多芬强烈的表现欲和炽热的感情。整部作品的各个乐章都用明亮的大调写成,在风格上更加接近于古典交响曲。从技术与内容上看,这部奏鸣曲绚丽多彩,内心矛盾明显,但富有朝气。
贝多芬在《第二钢琴奏鸣曲》中首次使用了谐谑曲这一体裁,虽然贝多芬在这个阶段的谐谑曲创作,还没有他进入创作中期以后激烈的内容与幽默,但也有了十分明显的创作方向。
贝多芬的第一、第二和第三首钢琴奏鸣曲都是题献给海顿的作品,其中,《第三钢琴奏鸣曲》是规模最大,技巧最为华丽的一首。这首奏鸣曲第一乐章的内容十分丰富,像一团燃烧的火,具有意志坚强的力量,很好地展现了贝多芬的精神世界。
《C大调第三钢琴奏鸣曲》是贝多芬编号2作品的最后一首。当时,贝多芬的创作正在渐进阶段,可以说这首钢琴奏鸣曲暗示了他今后的创作方向。
《第三钢琴奏鸣曲》中充满朝气蓬勃与愉快热情的气息,表现出贝多芬勤奋自强的精神。
从1795到1822年的27年时间里,贝多芬一共创作了32首钢琴奏鸣曲,这些钢琴奏鸣曲几乎伴随着他的整个创作生涯。钢琴这件乐器,在贝多芬的手中,施展出前所未有的魅力,成为名副其实的 “乐器之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