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无痕:陆天明现实主义反腐力作
大雪无痕[陆天明著](王浩演播)(音频)
音频来源:喜马拉雅(在线收听)
关键词:大雪无痕,小说,陆天明,王浩,广播,书屋
小说入木三分地剖析了权欲私欲膨胀后,人性畸变的痛苦而又丑陋的历程,并声声泣血地呼唤着社会的正义和良心。小说保持了作者创作同类作品时一贯运用的独特风格:笔锋犀利,悬念迭起,激情澎湃,正气浩然。把反腐败这一严肃而又沉重的主题与侦破小说的写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读来令人兴味盎然,欲罢不能,却又耳目一新,掩卷长思。
[内容简介]
大雪纷飞。北方某省会城市近郊一古老的西班牙式别墅里,灯火通明。省委省政府的主要领导正在为某大军区退休司令员回到该省省会定居,筹办一个小型而又隆重的接风聚会。聚会开始前一个小时,别墅后的小树林里突然传来三声枪响,待警卫人员急忙赶到,发现市政府秘书处的张秘书被人杀害在树林背后的一个旧房子里……
[作品评价]
这是著名作家陆天明继《苍天在上》之后推出的又一部反腐力作。
小说入木三分地剖析了权欲私欲膨胀后,人性畸变的痛苦而又丑陋的历程,并声声泣血地呼唤着社会的正义和良心。小说保持了作者创作同类作品时一贯运用的独特风格:笔锋犀利,悬念迭起,激情澎湃,正气浩然。把反腐败这一严肃而又沉重的主题与侦破小说的写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读来令人兴味盎然,欲罢不能,却又耳目一新,掩卷长思。
该书获得第五届国家图书奖文学类图书奖。
[作者简介]
陆天明,1943年出生于云南省昆明市,祖籍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市,中国内地作家、编剧。
1983年,创作个人首部电视剧剧本《华罗庚》。1984年,出版中篇小说集《啊,野麻花》。1992年,担任剧情电影《走出地平线》的编剧。1995年,担任反腐剧《苍天在上》的编剧。1999年,创作多幕话剧《第十七棵黑杨》。2001年,凭借反腐剧《大雪无痕》入围第19届中国电视金鹰奖最佳编剧奖。2003年,陆天明获得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颁发的金鹰突出成就奖。2006年,担任反腐剧《高纬度战栗》的编剧。2010年,凭借都市生活剧《命运》入围第28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优秀编剧奖。2017年,出版长篇小说《幸存者》。2018年,担任当代剧《大桥》的编剧。
2019年9月23日,陆天明长篇小说《省委书记》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
[人物经历]
1953年,陆天明丧父,他与兄弟姐妹四人全靠在工厂医务室当护士的妈妈抚养。1955年,12岁的陆天明参加了中国福利会少年宫(或称上海市少年宫)的文学小组,课余学习文学创作。1957年,主动虚增二岁,报名去安徽太平县插队落户。1958年,担任当地的小学教师。
20世纪70年代初,编写个人第一部话剧剧本《扬帆万里》。1975年,就职于中央广播文工团电视剧团编导组。20世纪80年代初,调入中央电视台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文学部担任专职编剧。1983年,创作电视剧剧本《华罗庚》。
198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同年,出版中篇小说集《啊,野麻花》。1992年,担任剧情电影《走出地平线》的编剧,该片由高强、肖荣生合作主演。1995年,担任反腐剧《苍天在上》的编剧,该剧讲述了章台市一起千万元公款挪用大案侦破过程的故事。
1998年,担任传记剧《闻一多》的编剧;同年,出版长篇小说《木凸》。1999年,创作多幕话剧《第十七棵黑杨》,该话剧由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在北京首演。2000年,创作长篇小说《大雪无痕》,该小说获得国家图书奖。
2001年,担任反腐剧《大雪无痕》的编剧,他凭借该剧入围第19届中国电视金鹰奖最佳编剧奖;同年,创作长篇小说《苍天在上》。2002年,出版长篇小说《省委书记》;同年,担任编剧的反腐剧《省委书记》播出,该剧由苏舟执导;此外,还创作了长篇小说《桑那高地的太阳》。
2003年,陆天明获得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颁发的金鹰突出成就奖。2004年,创作长篇小说《黑雀群》,该小说以西部地区冈古拉荒原为背景;同年,创作小说《白鲸》。2005年,出版长篇小说《高纬度战栗》。
2006年,担任反腐剧《高纬度战栗》的编剧,该剧改编自他的同名小说;同年,担任军旅剧《上将许世友》的编剧。2008年,出版长篇小说《命运》。2010年4月11日,担任编剧的都市生活剧《命运》播出,他凭借该片入围第28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优秀编剧奖。
2017年,出版长篇小说《幸存者》,该小说讲述了一群共和国同龄人为了国家建设奋不顾身,满怀激情和理想的故事。2018年,担任当代剧《大桥》的编剧,该剧以港珠澳大桥为创作背景。
[人物评价]
陆天明是一个执着于感应时代的变化并积极写出变化的作家。题材的开创性、主题的思想性、人物的独特性、叙事的通俗性是陆天明电视剧作的特点。他总是以现实生活为题材,记录着整个国家的社会生活和政治事实,并将其浓缩为一个时代的文化表象,进而成为中国当代文坛的亮点。他的作品结合现代传媒手段制作成为影视剧,进一步扩大了其社会影响。陆天明的反腐小说继承了中国文人以“天下为己任、位卑不敢忘忧国”的精神,他始终关注着中国社会的变迁,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变化,关注着执政者失误,关注着滋生腐败的各种社会问题(《大理学院学报》、《当代电影》综合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