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125年5月17日星期六 本月20日小满   国家大剧院 春节联欢晚会 常用直播 
小屋主站开学第一课吾家吾国士兵突击中国通史最美孝心少年电影录音剪辑本色夜空守望者小屋典藏
 讲堂纪录军事音乐媒体
 影视书屋文艺戏曲专题
感受文化艺术,珍藏经典作品!! 豆芽小屋 DouyaHouse.Net 【今日推荐】《中国通史》全面讲述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过程,揭示历史发展规律,展现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变迁。 【往日推荐】《吾家吾国》音视频全新修复上线,中国国家人物影像志,针对国之大家的挖掘式纪实采访节目 【往日推荐】《众里寻你》寻找最美孝心少年大型公益活动系列颁奖典礼 【往日推荐】豆芽小屋《士兵突击》专区重装上线(Bing.DouyaHouse.Net),包含《士兵突击》全剧音视频欣赏下载,改编全本广播剧,主创访谈,原版话剧,云南卫视青春纪实版真人秀《士兵突击》三季全本视频     
豆芽纪录屋吾家吾国中国通史世界历史媒体库中文纪录直播英文纪录直播
[关键词]-> [开始时间] [结束时间] 模糊搜索[最近更新]
郭相颖:把大足石刻搞“闹热”


郭相颖:把大足石刻搞“闹热”

先生20250501郭相颖

音频来源:(mp3下载) 

图文来源:从“教书匠”到“守山人”,他把大足石刻搞“闹热”了  

图文来源:郭相颖:把大足石刻搞“闹热” 

相关专题:先生(中国之声)

关键词: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先生,特别策划

 

先生(中国之声)(封面)

 

郭相颖:我这辈子总结起就干了一件事——把大足石刻搞“闹热”了!你们叫“热闹”,我们四川话叫“闹热”。爱,是最大的动力。只要你热爱它,没办法也有办 法。吃苦你也不觉得苦。

 

先生(中国之声)(总封面logo)

 

【人物名片】

郭相颖,1936年生,今年89岁。重庆大足石刻艺术博物馆首任馆长,大足石刻“申遗”工作的主要发起人和推动者。他独立完成的一幅上万尊造像的白描长卷 ,为这个集中国石刻艺术精华之大成的石刻群建立了宝贵的形象资料。

 

先生(中国之声)

 

从“教书匠”到“守山人”,一支笔绘就“万佛图”

大足石刻,初唐永徽年间开凿,历经五代,盛于两宋,明清增刻,岁月层层叠叠,在重庆大足境内摞起了141处摩崖造像。

重庆大足石刻景区内。熙熙攘攘的游客从郭相颖的身边擦过,没人知道,这位老者的眼睛打量过这里的每一尊造像,五万多尊造像的每一个褶皱里,夹藏着郭 相颖的大半生。

郭相颖出生在一个书香家庭,新中国成立后,因为接受过初中教育,组织上安排他读了速成师范,又保送中专,之后便在小学里教书。

1974年初,原先驻守北山石刻的工作人员去世。当了多年“教书匠”的郭相颖被调至大足县文物保管所。

 

先生(中国之声)

 

数十米长卷,破局“申遗”——让世界“看到”大足

1982年,大足县被列为全国首批对外开放地区,大足石刻也开门迎客。当地政府有了“要让大足石刻走向世界”的雄心。两年后,郭相颖出任大足县分管文化旅 游的副县长,那是他驻守北山的第十年。

在任职期间,郭相颖推动开展了两次全县文物普查,让石刻文保单位数量从原先的13个扩展到了75个。但他觉得,这与让大足石刻走向世界的目标还有距离。

 

先生(中国之声)

 

初心不改育后辈,盼“大足学”更辉煌

大足石刻的招牌立起来了,但郭相颖觉得,还不够。

如今,在精力允许的时候,郭相颖总要来山上看看。

 

先生(中国之声)

 

【记者手记】

我是记者陶昱舟,先生的书桌旁,放着很多他作的画儿,有山川河流,也有花鸟鱼虫,最多的还是一龛龛石刻造像。无论我们在宝顶山、北山的哪个边边角角 拍的照片,拿到他跟前,他张口就能说出这个造像身上哪一处线条如何走向。我们问这位毕生都想让天下人能看一眼大足石刻的人:您还有什么遗憾吗?先生说, 守了大足石刻五十多年,祖宗留下来的这些石头,他还没看够。

 

先生(中国之声)

 

先生,不仅是一种称谓,更蕴含着敬意与传承。

可堪先生之名者,不仅在某一领域独树一帜,更有着温润深厚的德性、豁达包容的胸襟,任风吹雨打,仍固守信念,将深沉的家国情怀根植于血脉之中。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为后生晚辈持起读书、做人的一盏灯。

中国之声特别策划《先生》,向以德性滋养风气的大师致敬、为他们的成就与修为留痕。

 

先生(中国之声)(横幅)

 

 



51La